民以食為天,消費者對于食品質量的要求和關注應該高于其他商品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收入增長推動了食品生產和加工業快速發展,這與相對滯后的食品安全監管和消費者保護制度之間產生了矛盾,在缺乏有效對沖和緩和機制的情況下,矛盾在媒體和社會大眾的鎂光燈下被放大,從而引起了民眾對食品安全巨大的不滿和失望情緒。
食品安全事故頻發的原因,表面上直接原因是不良生產者的違法行為,但更深層次原因是中國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、社會對食品安全重視程度的提高和政府檢測監督機制的失靈。面對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事件,很難簡單地把問題歸結于某一個環節。在食品生產、加工、儲運、檢測和消費的產業鏈上,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。我們按照引致食品污染的不同誘因和解決方式的差異,可以把食品安全問題的原因歸結為四類。
*類是因為自然環境或客觀條件的影響,大體上屬于不可抗力的外部因素造成食品污染或變質。主要表現在種養殖源頭污染、食品加工工藝和衛生條件落后、流通儲運手段達不到保鮮要求等。比如,工業三廢、城市廢棄物的大量排放,造成大面積的水土污染,使很多地方的糧食、飼料作物、經濟作物、畜產品和水產品等農產品(13.44,-0.12,-0.88%)的質量受到影響。另外,我國13億多人口每天消耗200萬噸糧食、蔬菜、肉類等食品,眾多的食品供應商具備典型的小生產者特征,在自身條件和外部環境對于食品安全的訴求不高時,加工工藝和衛生條件難以符合安全標準。調查顯示蔬菜在流通環節的損耗平均達到20%左右。
第二類是因為食品供應鏈上的利益相關者出于私利或盈利目的,在知情的狀態下人為影響食品質量。中國農業雖然以小農經濟為主,但也患上了“大農業病”:反季節果蔬生產,加劇了農產品中的藥物殘留;動物“速成班”將雞、鴨、鵝等禽類生長周期縮短至28?45天,豬出欄時間縮短至2.5?4個月,凡此種種嚴重違背了生物學的種植和養殖規律。更有一些不法生產商逆食品安全法規而行,在食品中加入不利人體健康的非食用物質和食品添加劑。此類案件數量的持續上升,使我們深刻感受到現代科技與商業倫理之間發展的不平衡。
第三類是因為食品檢測監督條件不完善、對食源性病原菌缺乏認識或從業人員非主動性過失,造成劣質食品未被發現繼而進入消費環節。我們把這一類原因統稱為技術問題。隨著轉基因技術、現代生物技術、益生菌和酶制劑等技術在食品中的應用,關于應用風險和食品安全的爭論就一直沒有間斷。我國當前的主要問題體現在檢測設備不完善,檢測覆蓋面偏低,抽檢頻率過低,更談不上對食品進行普檢。而國外的食品安全案例主要集中在這一類,新的動植物病菌在造成實際負面影響之前往往很難被檢測發現,以美國為例,食源性疾病每年導致7600萬人生病,325000人住院治療,5000人死亡,其中已知的食源性疾病超過250種,絕大多數是各種細菌、病毒與寄生蟲引起的感染疾病。
第四類是因為食品安全和追蹤懲罰的法令制度不健全或者徇私舞弊,導致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繼續擴大。從理論以及發達國家食品安全監管的改革實踐看,食品安全監管無疑趨向于專業化、公正性和獨立性。國外食品安全監管制度和體系的變遷,很大程度上源于外部環境的變化,包括社會、經濟和技術的變化,一系列食品安全危機zui后進一步形成監管變革的動力機制。近三年來,我國在食品安全立法和組織體系建設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,但由于監管模式不清晰和法制松弛,尚未對食品安全事故頻發的現象產生實質性的遏制作用。